
咱们先聊个天。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“绝望三部曲”:
- 开了一个信息量爆炸的会议,大家脑暴出了无数金点子和明确的下一步行动。
- 你的AI会议助手(比如Fireflies或Otter)兢兢业业地把所有内容都转录成了文字,甚至还帮你提炼了摘要和待办事项(Action Items)。
- 然后……就没有然后了。
那份躺在邮件或AI工具后台里的会议纪要,就像一座信息孤岛,成了一座“会议坟场”。大家要么忘了看,要么看了也懒得手动去项目管理工具里创建任务。一周后,你无奈地发现,上次会议的那些“金点子”一个都没动。
这简直是21世纪最高效的“原地踏步”方式,不是吗?
今天,我们就来彻底终结这种尴尬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修建一座桥梁,让信息从“会议坟场”里自动流淌到你团队的“行动基地”(比如Trello)里去。我们不需要懂代码,只需要一个“数字粘合剂”,就能让这些APP为你“无缝打工”。
认识你的“数字粘合剂”:Zapier
在我们开始之前,得先认识一下今天的主角——Zapier(或者类似的工具,比如Make)。别被这些名字吓到,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“APP界的乐高大师”。
它的工作逻辑简单到只有两步:
- 触发 (Trigger): 当 这个APP 里发生了 这件事…
- 行动 (Action): …就让 那个APP 去做 那件事。
我们要搭建的流程就是:当 Fireflies.ai 里生成了 一份新的会议纪要,就让 Trello 自动 创建一个新的任务卡片。
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?那我们开始动手吧!
准备工作:你的“食材”清单
在开始“烹饪”这道自动化大餐前,请确保你准备好了以下几样“食材”:
- 一个会议纪要AI账号: Fireflies.ai 或 Otter.ai 都可以。建议是付费版,因为很多自动化功能需要付费计划才能解锁API权限。
- 一个Trello账号: 你的团队用来管理项目和任务的地方。
- 一个Zapier账号: 放心,我们今天要做的这个流程,用它的免费版就完全足够了。
都准备好了?系好安全带,我们要发车了。
实战演练:四步搭建你的自动化桥梁
我们以 Fireflies.ai
连接 Trello
为例。Otter的操作逻辑几乎一模一样。
第一步:设置“触发器” - 告诉Zapier该听谁的
- 登录你的Zapier账号,点击左上角的“Create Zap”,创建一个新的自动化流程。
- 在“Trigger”模块里,搜索并选择
Fireflies.ai
。 - 在“Event”(事件)选项里,选择
New Meeting
。这意思就是告诉Zapier:“嘿,你给我听好了,一旦Fireflies那边开完一个会,有了新纪要,你就马上行动!” - 点击继续,Zapier会要求你连接你的Fireflies账号。按照提示登录授权就行,非常简单。
- 授权成功后,Zapier会让你“Test trigger”(测试触发器)。它会去你的Fireflies后台,抓取一个最近的会议记录作为样本数据。这一步至关重要!当你看到它成功抓取到了会议标题、参会人、摘要、甚至是你标记的“待办事项”时,你会第一次感受到这种“掌控数据”的快感。
好了,我们的“监听机器人”已经就位了。现在,我们要教它监听到信号之后该做什么。
第二步:设置“行动” - 指挥Trello动起来
- 在Zapier的“Action”模块里,搜索并选择
Trello
。 - 在“Event”选项里,选择
Create Card
(创建卡片)。这是我们最核心的目的。 - 同样,连接并授权你的Trello账号。
- 接下来就是最神奇的部分——映射字段 (Mapping Fields)。别怕,这就像在做一道连线题。Zapier会展示出一张Trello卡片的“空白表格”,让你用刚刚从Fireflies抓取到的“样本数据”去填充。
- Board (看板): 从下拉菜单里选择你的项目看板,比如“产品研发项目”。
- List (列表): 选择你希望新任务出现的列表,比如“To-Do”或者“本周任务”。
- Name (卡片标题): 这就是魔法发生的地方!点击这个输入框,你会看到一个下拉菜单,里面全是Fireflies那次会议的所有数据。找到并选择
Action Items
(待办事项) 或者Task
。这样一来,Trello卡片的标题就会自动变成会议中确定的具体任务! - Description (描述): 这里可以添加更多上下文,让任务卡片更丰满。你可以像搭积木一样,把多个数据组合起来。比如,你可以这样设置:
- “来自会议:” (然后插入Fireflies的
Title
字段) - “会议日期:” (然后插入Fireflies的
Date
字段) - “相关纪要摘要:” (然后插入Fireflies的
Summary
字段) - “完整录音链接:” (然后插入Fireflies的
Transcript URL
字段)
- “来自会议:” (然后插入Fireflies的
第三步:测试与发布
- 字段都设置好后,点击“Continue”,然后选择“Test action”。
-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!打开你的Trello看板,你会看到一张全新的卡片被“凭空”创造了出来,标题和描述都和你刚刚设置的一模一样。
- 如果一切完美,就点击“Publish Zap”,给你的这个自动化流程起个名字,比如“会议任务自动同步”。
从现在开始,你解放了。你团队的每一次会议,只要在Fireflies里有记录,所有待办事项都会在几分钟内,自动、精准地出现在Trello的待办列表里,等待被认领和执行。
这仅仅是开始:你的想象力是唯一的边界
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?不,这只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一旦你掌握了这个“APP乐高”的玩法,你可以搭建出各种强大的工作流:
- 即时通知: 在Trello创建卡片之后,再增加一个步骤,让Zapier在团队的Slack或Discord频道里发一条通知:“@项目经理,来自XX会议的新任务已创建,请及时分配。”
- 智能分配: 在Zapier里加一个“Filter”(过滤器)步骤。如果Fireflies的会议纪要里提到了“小王”,这个Trello任务就自动指派给小王。
- 日历同步: 如果任务包含截止日期,甚至可以再加一步,自动在Google Calendar上创建一个提醒事项。
你看到其中的模式了吗?我们不再是信息的“搬运工”,在不同的APP之间手动复制粘贴。我们变成了工作流的“设计师”,用逻辑和规则,让信息自动流向它该去的地方,在最合适的时机,通知最合适的人。
这才是AI时代真正应该有的工作方式——把重复、繁琐、易错的“连接”工作交给机器,而我们,则专注于那些真正需要创造力、思考和决策的工作。
现在,去看看你自己的工作流里,还有哪些可以被“自动化”的环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