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Midjourney V6聊天模式详解:它和ChatGPT进行图像创作,有什么不同?》

《Midjourney V6聊天模式详解:它和ChatGPT进行图像创作,有什么不同?》

你的创作流程,是不是也常常陷入一种“精神分裂”的状态?

你的左边屏幕,开着ChatGPT,那个无所不知、言听计从的“超级实习生”;你的右边屏幕,开着Discord,里面住着那位品味卓绝、但偶尔有点“我行我素”的“艺术大师”——Midjourney。

两个窗口,都有一个闪烁的光标,都承诺能将你的语言,变成惊艳的图像。

于是,问题来了:当灵感降临时,你的第一句话,到底该输入哪个对话框?

这个问题,已经不再是“哪个工具更强?”,而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:“在此刻,我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‘创作伙伴’?”。因为Midjourney V6的聊天模式和ChatGPT(背后由DALL-E 3驱动)在图像创作上,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“AI人格”和创作哲学。

今天,我们就来当一回“AI心理学家”,深入剖析这两位“AI创作者”的内心世界,让你彻底搞懂,该在何时,与谁“对话”。

两位“AI人格”的核心差异

在我们开始对决前,请先记住这两个“人设”,这将帮助你理解它们后续所有行为的根本原因:

  • ChatGPT (DALL-E 3): 它是“逻辑满分的超级实习生”。
    • 特点: 极其听话,理解能力超强,你说什么,它就做什么,不多做,也不少做。它没有强烈的个人“审美偏见”,你的指令就是它唯一的美学标准。
  • Midjourney V6: 它是“灵感爆棚的艺术大师”。
    • 特点: 品味卓绝,自带一套“高级审美”DNA。它会认真倾听你的想法,但最终创作时,总会加入很多自己的“艺术处理”。它给你的,不一定100%是你想要的,但常常比你想要的“更惊艳”。

好了,“人设”介绍完毕。现在,让我们把一个相同的创作任务,交给这两位性格迥异的伙伴,看看会发生什么。

第一回合:初次沟通 —— “听懂人话”的默契度对决

任务: 一个男人,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气球,而不是蓝色的。他站在一棵孤零零的树下。

“超级实习生”ChatGPT的表现: 在这一回合,ChatGPT展现出了“学霸”级别的统治力。它对自然语言的理解,是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“语义分析”。

  • 精准的逻辑判断: 它能完美理解“而不是蓝色的”这种否定逻辑。它给你的图里,气球绝对是红色的。
  • 元素一一对应: 你提到的每一个核心元素——男人、红色气球、一棵树——都会不多不少地、清晰地出现在画面里。

它的产出,是对你指令的“忠实翻译”。你输入的是“剧本”,它产出的是“分镜”,误差极小。

“艺术大师”Midjourney的表现: Midjourney在这一回合,则表现得更像一个“感性的艺术家”。它对语言的理解,更偏向于“氛围”和“关键词”。

  • 氛围感拉满: 它可能不太在意你的“否定逻辑”,有时还是会给你一个蓝气球。但是,它给你的整个画面,会充满一种无与伦 H比的“电影感”。那棵树,可能会被处理得姿态虬劲;那个男人,可能会被笼罩在一种忧郁的、丁达尔效应的光线里。
  • 可能会“加戏”: 它可能会觉得“一棵树”太单调,自作主张地给你加上远处的山峦和飞鸟,让构图更完美。

它的产出,是对你剧本的“艺术再创作”。

本回合判决:

  • 在**“精准执行指令”**上,ChatGPT完胜
  • 在**“艺术化处理”**上,Midjourney完胜

第二回合:修改与迭代 —— “陪你改稿”的耐心度对决

任务: 在上一张图的基础上,让男人戴上一顶高高的礼帽,把背景换成日落,再在脚边加一只小狗。

“超级实习生”ChatGPT的表现: 这,就是ChatGPT作为“对话式AI”的“主场统治区”。你完全可以像和真人设计师沟通一样,进行多轮、连续的、上下文关联的修改。

你可以直接说:“很好,就用这张,但帽子再高一点,日落的云彩再红一点,小狗换成柯基。”

ChatGPT能够记住你们之前的对话历史,并在你上一版作品的基础上,进行精确到“像素”的微调。整个过程,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流畅、高效的头脑风暴。

“艺术大师”Midjourney的表现: 和Midjourney“改稿”,则更像是在和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“商量”。它没有一个能记住上下文的“聊天模式”。每一次修改,你都需要重新使用/imagine指令,并精心调整你的prompt。

虽然V6提供了Vary (Region)这样的“局部重绘”工具,让你可以在画面上圈出一块区域进行修改。但这感觉更像是在做一次“外科手术”,而不是进行一场“创造性的对话”。你很难让它“帽子再高一点点”,这需要你重新描述整个场景。

本回合判决:ChatGPT压倒性胜出。 在需要对画面进行多轮、精细化调整的工作流中,ChatGPT的“对话式迭代”能力,提供了远比Midjourney流畅和高效的体验。

第三回合:审美风格 —— “刻在骨子里的DNA”对决

任务: 一个未来城市的街景,要有赛博朋克的感觉。

“艺术大师”Midjourney的表现: 这是Midjourney“血脉压制”的一局。你甚至不需要加太多修饰词,只需要告诉它“赛博朋克”,它就会调动自己那庞大的、经过深度美学训练的“艺术基因库”,为你献上一场视觉盛宴。

那种标志性的、电影级的、充满丰富细节和戏剧性光影的“Midjourney Look”,是刻在它骨子里的DNA。它的默认审美,就是“惊艳”。

“超级实习生”ChatGPT的表现: ChatGPT在这一局,则表现得有点“中规中矩”。它生成的赛博朋克街景,元素都对,有霓虹灯,有未来建筑,但整体感觉可能会有点“平”,有点像“高清商业素材图”,缺少了Midjourney那种能让你“哇”出声的艺术感染力。

你需要用非常精准、非常专业的prompt,去“调教”ChatGPT,才能让它生成一张同样具有艺术感的图片。而Midjourney,很多时候,只需要你给它一个方向。

本回合判决:Midjourney压倒性胜出。 如果你追求的是顶级的、开箱即用的“视觉美学”和“艺术氛围感”,Midjourney依然是那个无法被超越的标杆。


最终裁决:所以,我到底该用谁?

经过三回合的对决,我想,你心中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了。这从来不是一个“谁更好”的问题,这是一个“谁更适合我当前任务”的战略选择。

你应该立刻打开ChatGPT,开始和“超级实习生”对话,如果:

  • 你的脑海里,已经有了一个极其清晰、具体的画面。
  • 你的需求里,包含了复杂的逻辑、数字、或否定关系(比如“3个苹果,不要香蕉”)。
  • 你预见到,自己需要对画面进行多轮、反复的微调
  • 你追求的是对画面的**“绝对控制权”**。

你应该马上打开Discord,开始和“艺术大师”沟通,如果:

  • 你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“感觉”或“氛围”,想让AI给你惊喜。
  • 你追求的是顶级的“电影感”和“艺术美学”
  • 你希望AI能成为一个**“创意伙伴”**,为你提供意想不到的灵感。
  • 你想创作的是一张独立的、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品。

说到底,ChatGPT是你手中那把“指哪打哪”的“激光笔”,而Midjourney,则是你召唤出的那位“能心领神会的魔神”。

AI创作时代,一个合格的创作者,不仅要会“提出想法”,更要懂得如何“组建团队”。而你现在,已经拥有了两位全世界最顶尖的“AI员工”。

那么,面对你的下一个“史诗级”创意,你,准备先和谁聊聊呢?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AI 图像设计教程

《Autocut vs. 剪映AI:谁才是更懂你的“AI剪辑神器”?》

2025-9-22 14:18:30

AI 图像设计教程

Remini:AI赋能,让模糊照片重获新生!

2025-6-24 17:45:50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