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周二早上9点,我的设计团队接到一个紧急需求:为新款智能家居产品设计完整的用户界面,并制作配套的营销素材,截止时间是下午5点。要在以往,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但当我们启动AI设计工作流后,奇迹发生了——下午4点半,我们不仅交付了所有设计,还额外制作了动态展示视频。
第一阶段:用Galileo AI快速构建UI框架
当你面对空白画布不知从何下手时,Galileo AI(https://www.usegalileo.ai)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创意总监。输入"智能家居控制APP,深色主题,包含设备管理、场景模式和能源监控三个主要模块",等待两分钟,你会得到多个完整的界面设计方案。
但真正的魔法在于它的理解深度。上周我测试时,要求"设计一个面向老年用户的健康监测界面,需要大字体、高对比度、简化操作流程"。生成的方案不仅符合所有要求,还贴心地加入了语音提示图标和紧急呼叫按钮——这些细节连我都没想到。
Galileo的优势在于它能理解产品逻辑。当你描述"电商APP的商品详情页"时,它会自动包含图片展示、价格信息、购买按钮、用户评价等标准模块,而不是简单地堆砌设计元素。
第二阶段:Uizard的快速原型优化
得到基础框架后,Uizard(https://uizard.io)开始发挥它的独特价值。这个工具最擅长将粗糙的线框图转化为精美的视觉设计。
试试这个技巧:将Galileo生成的界面截图导入Uizard,使用它的"自动美化"功能。你会发现原本单调的界面瞬间获得了专业的视觉设计——协调的配色、合适的间距、精美的图标,一切都自然得像是资深设计师花费数小时打磨的作品。
更厉害的是它的协作功能。团队成员可以同时在界面上标注修改意见,AI会自动整合这些反馈,生成优化版本。上周我们讨论按钮样式时,五个成员提出了不同建议,Uizard在十分钟内就给出了三个融合方案,每个都值得仔细考量。
第三阶段:Midjourney打造独特视觉元素
标准化界面需要独特的视觉元素来彰显品牌个性,这就是Midjourney(https://www.midjourney.com)的舞台。
需要自定义图标?输入"极简风格的智能家居图标,线性设计,科技蓝配色"。想要背景插图?试试"现代简约风格的客厅场景,有智能设备在运作,温暖的自然光线"。
我最近发现一个高级技巧:先让Midjourney生成10个图标方案,然后要求它"将第3个图标的风格与第7个图标的构图结合",这种混合创作方式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精致效果。
第四阶段:Runway让设计动起来
静态设计很美,但动态展示更能打动人心。Runway(https://runwayml.com)能让你的设计作品获得生命。
将UI界面导入Runway,输入"镜头从整体界面缓慢推进到核心功能区域",你会得到一个流畅的展示动画。想要展示交互流程?试试"模拟用户点击设备开关,展示状态变化效果"。
上周我们为一个智能灯具设计展示方案,Runway生成了光线从暖黄到冷白的渐变过程,同时还添加了逼真的阴影变化。客户看完后直接表示:"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!"
第五阶段:Canva快速产出营销素材
当设计定稿后,Canva(https://www.canva.com)的AI功能能让素材生产速度提升十倍。
使用"Magic Switch"功能,将UI设计图自动适配到不同尺寸——社交媒体海报、网站横幅、产品手册,一切都在瞬间完成。需要制作宣传视频?输入你的设计图,告诉AI"制作15秒的产品介绍视频,突出智能控制功能",三分钟后你就获得了可用的视频素材。
最实用的是它的品牌工具包功能。设置好品牌色彩、字体和Logo后,所有生成的素材都会自动保持品牌一致性。这意味着即使团队不同成员制作素材,产出效果也能保持统一。
完整工作流的实战演示
让我还原那个紧张但高效的周二。
早上9:15,我们在Galileo中输入产品需求,获得5个UI方案。经过团队投票,选择了最符合产品定位的两个方案。
10:30,将选定的方案导入Uizard进行细化。AI自动优化了视觉层次,统一了图标风格,还建议了更合理的布局方案。
13:00,使用Midjourney制作自定义插图。生成了一系列智能设备图标和场景插图,为界面注入独特个性。
14:30,在Runway中创建动态演示。制作了三个核心功能的交互动画,每个时长约10秒。
15:30,所有素材进入Canva。自动生成了一套完整的营销材料:包括社交媒体图文、产品介绍手册、演示视频等。
16:30,整理最终交付物。原本需要3天的设计流程,在AI辅助下压缩到了7个多小时。
让工作流更高效的关键技巧
经过数十个项目的验证,我总结出几个提升效率的秘诀:
首先,建立清晰的设计语言描述。不要简单说"科技感",而要具体描述"深蓝色渐变背景,微妙的发光效果,简洁的线性图标"。AI理解具体指令的能力远超抽象概念。
其次,学会使用参考图像。给AI展示你喜欢的设计风格,说"参考这个作品的配色和排版"。这比文字描述更精准。
最重要的是保持迭代意识。AI生成的第一版可能只有70分,但通过针对性调整——"保持这个布局但改用更圆润的按钮"—往往能在两三轮内达到90分效果。
现在就开始你的AI设计之旅
当你下次接到紧急设计任务时,还会担心时间不足或资源有限吗?当AI已经能够理解设计规范,甚至将概念转化为完整方案时,我们或许该重新思考设计师的角色定位。
最好的开始方式是从一个小项目入手。比如 redesign 一个现有页面的某个部分,或者制作一套简单的社交媒体素材。亲自体验AI如何将你的创意快速转化为具体设计,感受那种想法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缩短的奇妙体验。
毕竟,在这个AI时代,最有价值的不再是操作软件的能力,而是提出正确创见的眼光。而AI,正是将这种眼光转化为现实的最佳桥梁。